有一个问题,不是每一个人都曾经认真想过:人,为什么要阅读?
从天地玄黄到宇宙黑洞,从荒蛮到智慧,是人类的自我进化。阅读行为,从它开始出现到未知的遥远,就像一盏明灯,照引人类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看得见自己的内心望得到前行的方向。
如果人类期望自己的未来不至于迷失,应该有一些事情是必须坚持做的吧。
阅读,一定是其中之一。
据中国出版新闻研究院 2019年4月16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:“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.67本,与2017年的4.66本基本持平。”
这个数字,不到大部分文明国家阅读量的十分之一。
“调查还显示,和上一年比,0—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。”
何况,未成年人的阅读数据背后还有“教辅书”的功劳。
数据来源:中国出版新闻研究院
中国,一个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文字的国度之一,一个发明了造纸术将人类文明推向新高度的国度,如今进入了“几乎不读书”的尴尬境地。
爱书的人们,我们能做点什么吗?哪怕是一点点。
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。
谁说春天不是读书天?!
从2019年2月开始,“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”和“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”两家机构合作,共同为这所拥有148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提供长期的专业阅读公益支持。
4月21日,同道们一起做了一件事情:陪伴37名朴质灵秀的乡村孩子,来到杭州,
今天我们希望和这座美丽的城市一起来认真地问一遍自己:
“我,为什么要阅读?”
“今天我阅读了吗?”
我们是:
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
常山县教育局
常山县新桥小学
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(一阅书院)
万物启蒙课程研究院(万物启蒙)
杭州九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杭州市图书馆
13名来自浙江、江苏的各行各业的志愿者
新桥小学在哪里?
新桥地处浙西山区,这里灵秀的山水孕育了淳朴乐观的人们,148名学生和14位老师在蓝天下绿荫里共同成长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今天是行几百里路去看万卷书。早上七点多,穿上活动定制的衣服,在老师的带领下,孩子们坐上大巴出发了。虽然不是第一次去杭州,但是这一次有不同的趣味,有同学五点多就兴奋地起床了。
大部分孩子以前来过杭州城,但是只有两个孩子曾经到过杭州图书馆。在图书馆金老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参观了在这座现代化的综合图书馆。一大圈走下来,孩子们的感受是:累!可见杭州图书馆真的有点大哦。但是累归累,“我们很想到这里面去看书”。
或许未来的某一天,你们中间的某一人,会坐在这里的某一个位置,为了钻研某一个课题,读着某一本书……
杭州地铁是年轻时尚的,成千上万的人们通过地铁来来往往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。平日里地铁上最常见的是这样的景象。
可是这一天,杭州地铁的画风变成这样的了:
读书,从古至今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,杭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“万松书院”就是这份浪漫的最佳见证。于是,在万松书院听老师讲“梁祝”的故事,体验诵读《诗经》就成了今天必不可少的一课。
“教室在窗外,世界即教材”,在“万物启蒙“的老师那里,西湖的水,水边的柳,就是绝佳的可读之物。今天研学的最后一站,同学们来到柳浪闻莺公园,在孟老师的带领下,体验了一堂”万物启蒙柳课程“。最后大家一起合唱的一曲《送别》不仅是柳课程的结束,也是此刻孩子们和杭城的一声道别。
一天之内,孩子们从新桥到钱江新城,又从西湖回到新桥。这是辛苦的一天,充实的一天;更是匆匆的一天,浓浓的一天。这一天,我们——
阅读杭州
阅读新桥
阅读城市和乡村
阅读世界
阅读你和我
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了。
今天你阅读了吗?